分光色差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和颜色科学的高精度测量仪器,用于量化分析物体表面的颜色特性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分光技术将光线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,并结合标准色度系统(如CIELAB、LCH等),实现对颜色的准确测量与对比。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1.光源发射:仪器内置的光源(如氙灯或LED)发射出覆盖可见光范围(通常为360nm-740nm)的复合光。
2.分光处理:光线通过分光器被分离成连续的单色光,这一过程依赖于光栅或棱镜的物理特性,确保光谱的准确分割。
3.样品反射/透射:分离后的光束照射到样品表面,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,其余则被反射或透射。例如,在积分球结构中,漫反射光会被均匀收集以提高测量准确性。
4.信号检测:检测器(如光电二极管阵列)接收经过样品作用后的光信号,将其转换为电信号,并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值。
5.数据处理与输出:仪器将测得的光谱数据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,计算出Lab、LCh等色度参数及总色差ΔE。其中,L代表明暗度,a表示红绿轴色度,b对应黄蓝轴色度,而ΔE则反映整体色差的性。
分光色差仪的优点:
1.高精度与多功能性:相较于传统色差仪,分光色差仪具备更高的测量精度与光谱分辨能力,可生成完整的光谱曲线,适用于复杂色彩分析场景。
2.便携性与操作便捷性:现代分光色差仪多采用轻量化设计,便于携带至生产现场或实验室外使用。
3.稳定性能与广泛适用性:硬件配置(如稳定的光源和高灵敏度传感器)确保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。例如,BOS-NH300色差仪的ΔE波动平均值小于0.07,实际表现多在0.03~0.06之间,满足工业级严苛标准。同时,该类仪器支持非接触式测量和在线生产的快速连续监测,尤其适合小部件物体颜色检测。目前,已广泛应用于塑胶、印刷、纺织、电子、汽车、新能源等领域。